首页 公告栏 联系我们
首页 > 大使活动
驻黎巴嫩大使钱敏坚发表中黎建交50周年致辞
2021-11-24 15:00

继往开来——庆祝中黎建交50周年

驻黎巴嫩大使 钱敏坚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黎巴嫩共和国建交50周年纪念。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黎巴嫩共和国总统奥恩将军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黎双边友好关系,祝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未来更加美好。

中国和黎巴嫩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已将我们联系在一起,两国文明交融,经贸共荣,民心相通,友谊历久弥新。1971年11月9日,中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自此,两国关系平稳向前,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50年来,中黎坚定相互支持,不断巩固政治互信。中黎两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中方始终支持黎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黎巴嫩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也感谢黎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有力支持。两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积极协调,形成诸多共识,已成为国家间真诚相待、互利合作的典范。

50年来,中黎务实合作不断深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黎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之一。黎巴嫩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中方长期通过双、多边渠道向黎方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涵盖民生、基建、文教等多领域。自2006年起,中方积极参与在黎南部的维和行动,累计派出20批维和部队,出色完成了扫雷、工程建设与维护、医疗救助等多项任务。新冠疫情爆发和贝鲁特港爆炸发生后,中方均第一时间向黎方提供医疗物资和人道援助,希望帮助黎方早日走出危机。

50年来,中黎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纪伯伦、梅·齐亚黛等黎巴嫩文学巨匠的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影响了多代中国人。黎巴嫩卡拉卡拉歌舞团、马吉德歌舞团等知名演出团体多次赴华展演黎巴嫩经典剧目,获得中国观众广泛好评。中文教育在黎巴嫩逐步发展,为黎民众探索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国情提供了重要平台。阿拉伯国家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6年在圣约瑟夫大学建立,黎巴嫩大学于2015年开设中文专业。2020年,中黎签署互设文化中心协议,中国政府援黎高等音乐学院项目正式动工,我们期待这两个标志性项目早日完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翻开新篇章。

50年来,中黎两国涌现出很多为双边关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黎巴嫩裔医学博士马海德(原名乔治·哈提姆)于1937年赴华,投身于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为新中国医疗卫生工作倾尽心血。马海德博士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和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士,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深受中国人民尊敬。黎巴嫩企业家皮埃尔·艾布·哈提尔博士毕生致力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为了表达对于中国的情谊,于1997在山东聊城冠县捐资设立了“黎巴嫩女子学校”,惠及数千家庭。中国军官杜照宇于2005年来黎,在黎以冲突一线担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战火中始终坚守岗位,不幸于2006年倒在以方空袭的炮火下,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黎巴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黎也均面临历史性任务和挑战。传承中黎传统友谊,开展更高水平双、多边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的繁荣稳定。中方将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一如既往支持维护黎巴嫩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同黎方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积极探讨互利务实合作。中方将继续向黎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支持黎巴嫩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构建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我想向所有为发展中黎友好关系、加强中黎互利合作做出贡献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祝福中黎两国和两国人民同享繁荣与稳定,祝愿中黎友谊万古长青!

*本文分别以阿拉伯语、英语在《中黎建交50周年专刊》、2021年第11期《今日中国》和《中国日报》刊登。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章】